top_bar
menu bar

 Home >> 數位科技 >> e化生活
 
電子書從技術到應用,到底有多遠的路?     顏國偉


  • 教育大未來 展望電子書
  • 兩岸電子書搭橋 明年共定標準
  • 政府五年投資百億,出版十萬本電子書
  • 台灣電子書產業 組成大軍團
  • 網通大廠正文看好網通復甦成長力道快速,更積極跨入現在最熱門的電子書產業,明年第一季還有外傳搭載Andriod系統的新款MID亮相,
  • 微軟技術節精選10大研究產品展示

  • 電子書(eBook)、電子閱讀器(eReader)不是新話題,但為何它就是普及不起來?

    以Sony為例,除掉04年試水溫的Librei’e不談,Sony從2006年陸續推的Sony Reader系列的累積賣量僅30萬台上下─06年的PRS-505型、07年的PRS-505型與08年的PRS-700型。

    至於Amazon.com於2007年11月推出的Kindle雖在短短2個月即賣出5萬台,且花旗集團(Citigroup)也將Kindle的2008年年銷售預估,從18萬台上修成36萬台,但就算如此,累積賣量也不超過41萬台左右(至於才剛出來的Kindle 2…我想應該更不用談)。

    把電子書(eBook)、電子閱讀器(eReader)的前兩大業者的2、3年銷售成績相加後,竟然還沒辦法破百萬,足見其推行難度。

    為何eBook、eReader如此難推?原因很多,包括格式、防拷等規格技術的紊亂,出版商的版權、訂價,及消費者的教育及習慣等,但這些均屬前端角度的看法─出版商、讀者面發現的癥結;本文將試著從更廣深的角度檢視整體產業遷移、升級的難度與挑戰。

    產業上游

    在談eBook、eReader前,得先談最上游的電子紙(ePaper)技術─該技術讓使用者可以在顯示器閱讀東西就像在一般實體出版品一樣。

    ePaper領域最有名的技術業者是美國E Ink,E Ink只研發ePaper技術,不負責生產ePaper顯示器(或稱模組),更不負責製造完整的eBook或eReader。

    E Ink的真正輸出品是技術授權或半成品:薄膜(Film)。透過將薄模貼附於一塊具驅動電路的基板(Substrate,或稱底板)上,並透過電子驅動,呈現逼近一般印刷墨水的畫面效果。

    產業中游

    如前所述,E Ink只輸出技術或薄膜,還需底板及驅動晶片等相關組件才能成為顯示器;底板部分,E Ink是與日本凸版印刷公司(Toppan Printing Co., Ltd.)合作,驅動晶片則是由眾多晶片商供應,如日本愛普生(EPSON)與台灣聯詠(Novatek)等。

    至於將薄膜、底板、晶片等元件兜組成顯示器(或稱模組、面板模組)的工作,則是由荷蘭的飛利浦(Philips)負責,之後將模組賣給更下游業者,由更下游業者做成完整的eBook或eReader產品。

    但在2005年,Philips已將整個模組廠房(產線)及技術賣給台灣元太(PVI),所以,現在是由PVI負責生產Sony、Amazon.com的電子書。
    eBook、eReader的興起可望帶動台灣ODM與OEM商機。

    誰來設計、製造完整的eBook與eReader?Sony是自己設計、自己製造,只是向PVI購買ePaper顯示器而已,而Amazon.com則可能是托人設計開發,實際組裝製造則是交給不具名的大陸工廠負責。

    因為Amazon.com是純電子商務業者,擅長的昰實體書、電子書的通路(多指網站)及銷售,而非eBook或eReader的設計製造;而這意味著設計代工、製造代工的商機。

    舉個例子來說,台灣振曜科技(Netronix)即有提供ODM、OEM服務,客戶可選擇Netronix設計好的產品,或商談客製化設計,並於設計驗證完成後投入生產,生產完成後再貼上客戶的品牌,由客戶自行銷售成品。

    實現技術不只一種

    前述的eBook與eReader等產品問世前的產業鏈面貌,但非全無替換可能。例如除E Ink的薄膜,亦有Sipix可授權相類似的ePaper薄膜。

    至於底板部分,Toppan提供的是玻璃材基板,而英國Plastic Logic公司則提出塑膠材基板─塑材的好處是具凹撓性、低廉、重量輕、環保(不需要高溫製程,較不耗能源),不過,Plastic Logic僅有基板技術,薄膜方面依然是向E Ink授權取用。

    此外,E Ink、Sipix皆昰以電泳原理發展ePaper,另有用膽固醇液晶原理或電子粉流體原理實現的ePaper,美國Kent Display、日本富士通(Fujitsu)與台灣工研院(ITRI)等都走膽固醇易晶原理,而Bridgestone與日本的日立(Hitachi)則是走電子粉流體原理。

    另外,OLPC XO-1用的液晶顯示器屬Pixel Qi公司(Qi譯自中文的「氣」字)的技術,是以傳統液晶顯示器為結構再做變化,加上外界亮度感應等智慧性機制,讓其可以低耗電、較佳閱讀舒適性的方式呈現電子書內容。

    (註:一般資訊顯示器多為直射顯示,眼睛容易疲勞,不適合長期閱讀,而電子書多採反射顯示,可舒適閱讀,如Pixel Qi即是讓液晶顯示器能較大程度的反射方式顯示電子書的內容。)

    總之,E Ink並非唯一的電子書技術,而產業分工上也不見得如前述般的分際明顯。

    例如Plastic Logic雖擁有自屬的底板技術,但卻無意只推行顯示器模組,而是向E Ink取得授權後,自行研發設計出完整的eBook或eReader。Plastic Logic走的是垂直整合路線,但其無意只銷售eBook或eReader,也無意架設與Sony、Amazon.com類似的電子書銷售網站,而看中的是企業市場,例如協助某些機構改以eBook或eReader等方式查閱所需資料。

    不過,Plastic Logic似乎有意將其的營運模式從企業應用路線,轉成與Sony、Amazon.com相同的大眾閱讀市場路線;如透過與多家報社、雜誌社合作的方式取得其內容,並自建內容銷售網站。(
    電子書亦能運用在企業市場


    除Plastic Logic外,也有其他業者主攻企業市場,但多處摸索階段,例如台灣的聯合電子報(UDN)與台灣的台達電(DELTA)合作案─台達電使用富士通的膽固醇液晶技術,發展出A3大尺寸的電子報閱讀器(黑白、彩色顯示機種均具備)。

    除了取代紙本報張雜誌,電子書還可用在哪?

    伴隨電子書等應用日趨發達,圖書館業者很可能不以傳統的實體、類比型態的微縮軟片(Microfiche)儲存報紙等資料,而改以電子形式的方式儲存資料,並搭配大尺寸的電子閱報器進行閱讀。

    另外,已使用平板電腦(Tablet PC)的企業也可能已eBook/eReader取代平板電腦,舉例來說,雖有不少工程單位用Tablet PC取代實體施工藍圖,但在考量Tablet PC過於昂貴(約1,000美元)、體型厚重(2、3公斤)與電量使用時間短(使用時間約為2、3小時)等,以及施工藍圖多以單色呈現,因此,有機會改用eBook/eReader,畢竟,一部eBook/eReader僅200∼400美元,重量僅數百公克,而且,還可持續使用數星期。

    類似的,航空維修人員的技術文件查詢,法務人員的法條查詢,醫護人員的查房病歷記錄等,都有機會改用eBook/eReader方式實現,而不是昂貴、厚重、使用時間短的Tablet PC。

    此外,電子書除可應用在大尺寸讀報,中尺寸看雜誌漫畫、小尺寸讀小說/新聞/部落格外,也能應用在更小尺寸的產品標價標籤(如:今日鳳梨每斤36元,省去每天改寫標價),或者是更大尺寸的公眾看板(如:機場的行班表,每分鐘更新一次)等。

    產業尚待成熟,市場仍舊遙遠

    雖然上述列舉的應用情境都相當美好,但離實現之路還有段距離,何以見得?從產業成熟度來進行檢視,即可發現一切仍在初始洪荒中。

    以上游的薄模技術而言,僅有E Ink技術較成熟,其餘業者的技術多未商品化,就是僅適用於少量、小尺寸,如用於USB隨身碟的剩餘容量顯示等,更不用說還有色純度不夠等問題待解決。

    除上游的薄模技術是由E Ink獨占,中游的底板等模組也是由PVI獨佔,再加上市場競爭不激烈,以致PVI只想大量生產6吋模組,無意推行更大或更小尺寸,而這,不利於產業健全發展,不過,該狀況在台灣友達(AUO)嘗試投入ePaper發展後,或許可以刺激產業出現良性競爭。

    後端產業如此,而前端市場也面臨格式、防拷、訂價等種種問題,所以,普及之路仍遙遠。

    雖然市場尚未成熟,但就我的觀察,最可能先行的,依然是企業市場,原因無他,讀過「跨越鴻溝」一書者(Crossing the Chasm,中文版ISBN為9578319754),必瞭解高科技要從發跡到普及,必須跨越一道鴻溝,而跨越前的多項準備工作,典範應用將至關緊要,因此唯能在垂直的企(產)業應用市場先獲得肯定,日後才較有機會步入大眾市場。

    [ 轉寄 ] : [ 列印 ]

    This page has been view 2559 times
       
     

    城市電通
    6100 Corporate Dr. #300, Houston, TX 77036
    713-484-8181

    Home |  About eBao |  Events |  Member Support
    ©Copyright(C) 2003 by AmbitUSA. All Rights Reserved. All trademark ar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.
    This Website layout is designed by AmbitUSA